妇女研究论丛

佛门也进军“美妆”?魏晋时期妇女为何如此钟

 
魏晋时期,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思想大解放时期。随着大一统政权的崩溃,一家独大的儒学被从神坛上打落,在思想上形成了儒释道三家鼎立的局面。而佛家的思想,因为其男女平等的内核,被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魏晋妇女所钟爱。 佛家中的佛性美学,也因此被这些女性融入到了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,“额黄妆”,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。这种妆容,反映着魏晋妇女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幸福生活的无限向往。


1.魏晋女子花式百出的“额黄”:约黄能效月,裁金巧作星” 俗话说,“爱美之心,人皆有之”。魏晋时期的佛门“美妆”,最具代表性的,莫过于一种在后世被称为“额黄妆”的妆容。额黄,顾名思义,就是在白粉敷面的基础上,用黄色在额头上画出不同的花纹。这种妆容,在两晋时期非常流行,不仅为士族家庭中贵族妇女所钟爱,也是广大平民妇女的心头好。 这种额黄妆,一般有两种典型的画法。在上品士族之家,贵族女子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和绘制自己的妆容,因此她们的“额黄”,纹样往往就画得更复杂一些。


贵族妇女的额黄,一般会用专门的笔细致勾勒,面积最大的,甚至可以把花样描满整个额头;更精致一些的,还会再用清水晕染效果,叫作“约黄”,这种手法画出的额黄深浅不一,明暗调和,如当空弦月,显得更有风流雅趣。在额黄之上,有的贵族妇女甚至会再叠加一层花样,比如以红色妆粉在眉心点一处红,更显得风流妩媚、尽态极妍。 而对于寒门和平民妇女来说,因为社会地位的原因,她们在妆容上能花费的时间和心力远远少于士族女子,因此她们选取了一种更巧妙的方式:选用金黄色的纸张,裁剪成各种自己喜爱的装饰图案,等到需要化妆的时候,把这些花样从妆奁中取出来,用胶水粘贴到自己的额间。这种贴花,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非常常见。 我们都很熟悉的民歌《木兰辞》,在木兰回归女儿身的时候,着重强调的那句“对镜贴花黄”,说的就是这种贴黄的额黄妆画法了。


2.“额黄妆”之中的佛性美学 魏晋时期妇女推崇的这种“额黄妆”,和当时社会上兴盛的佛教中的审美趣味是息息相关的。 首先,从时间上讲,额黄这个古代彩妆门类的产生与发展,几乎与佛教本身在我国获得第一次大发展、大繁荣的时间段同步。 其次,一个时代的“美妆”,往往与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审美观念息息相关。比如,唐代以丰腴健朗为美,于是妇女们流行在酒窝点上“面靥”,让自己的两颊显得更加丰满红润,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在的腮红。魏晋时期当然也不例外。而一个时代流行的审美观念,则往往和当时社会上的绘画与造像艺术相互成就。“额黄妆”中蕴含的审美理念,正与魏晋时期佛教绘画与造像中反应出来的艺术追求彼此契合。


魏晋南北朝时期,佛教的传入,让当时的人们接触到了大量外来的、脱胎于佛家经典的壁画和佛像。所谓“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楼台烟雨中”,这一时期,兴建了大量的佛教建筑,包括各种规模不同的寺庙和石窟。这些寺庙和石窟里,魏晋的画家和匠人门吸收了大量外来艺术中的精华,将中国古代的艺术水平又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。 其中的第一点,就是人物刻画的“立体化”。魏晋时期开凿了大量佛教洞窟,洞窟里则往往安置佛像。而与单纯的“画”相比,“佛像”无疑是一门更加立体的艺术。在雕刻佛像的过程中,人们对人像的立体感有了一个更明确的认知。魏晋时期画家笔下的人物,与两汉时期相比,在明暗关系的处理上,可以说是有了一个跨越式的发展。 而额黄,它着重描画的位置——额头,正是整个人面部的“高光点”所在。现在的女孩子,在化妆的时候,也往往会用浅色的,或者带着细闪的粉轻轻扫过这个位置,让自己的五官看起来更立体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魏晋妇女的“额黄妆”,可以说是现代彩妆当之无愧的鼻祖了。


除了“额”这个与佛家造像息息相关的位置以外,魏晋妇女在化妆时,对“黄”这个颜色的选择,也与佛家审美旨趣里的“黄色崇拜”息息相关。黄色,或者说金色,在佛教的说法中,是一个代表吉祥、智慧的颜色,有着非常崇高的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