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国雕塑史》表情包:“俑”是真俑,只是看
孟子答梁惠王时曾说:“仲尼曰:‘始作俑者,其无后乎!'为其象人而用之也。”
这里的俑就是指人偶。面目机敏,与活人相似。这些人像既有木刻也有陶制,有些手脚还可以活动。《礼记》记载:“及葬,言鸾车、象人。”郑玄解释说:“象人谓以刍为人。”俑诞生于周代,普遍使用于春秋时期。
在“东洋镜”创刊号《中国雕塑史》(大村西崖著)这本书中,就有很多俑像的图文描述,小编翻书的时候发现,有一个俑像拥有着刘敏涛被网友戏侃的“三分讥笑,三分薄凉,四分漫不经心”同款傲娇!
▲ 与网上盛传的刘敏涛“三分讥笑、三分薄凉、四分漫不经心” 双生姐妹花
自此,小编看书中俑像的眼神,逐渐鬼畜——
▲ “像极了找妈妈(老婆)要生活费的我”/“像极了被问有没有对象的我”
▲ “想到明天就要发工资了的我”
▲ “今天吃好吃的”
没想到吧,这些平平无奇的俑人,细看下面部表情如此传神。今存唐代工艺品中,有不少泥马、人偶。在清末铺设汴洛铁路时,常有发现,被当古董看待。由于日本人和欧洲人出高价购买,所以近来有不少人发掘。其中一部分是由北京古董商人收购后海运至日本,也就成了本书作者大村西崖的考察来源之一。
考证:当然俑人在唐代就有制作,可惜由于所发掘坟墓的年代、地点等信息模糊,难以鉴别考证。当中以有釉的最为古旧,素釉的次之,用黄、绿等彩釉的最新,应当是隋唐之物;当中制作精致高大的,可能便是盛唐至中晚唐葬礼最奢靡时期的产物。然而哪怕时代一致,丧家的贵贱贫富不同,制作也会有精粗,功夫也有巧拙,因此不可一概而论。只有在钻研所发掘坟墓的地理、年代之后,才能做出定论。洛阳所出多数应是后汉、西晋、北魏时期的。长安所出多数应是西汉和唐代的。这也是确定年代的一个一般性结论。
《五杂俎》(卷十二)记载:“洛中人有挖掘到汉、唐时的坟墓,里面有不少陶器,颜色净白,但形质甚粗拙。”这与素陶为汉晋之物的看法大体一致。
另外,在似乎是用于墓穴壁的瓦砖上有半身像,这也是俑的样式的一种变化。
▲ “被冻到面目模糊的你”
▲ “什么,西洋镜售空了?”/“原来你也喜欢吃甜豆腐脑?”
▲ “周杰伦:哥的胸肌如果你还想靠。——《不爱我就拉倒》”
俑的种类和大小
通览以上葬俑,富贵人家的随葬品除仆婢、六畜之外,根据生前品秩,也备有文武从属官员,摆放车辇、歌舞、奏乐等。其大小基本以《唐六典》的一尺至七寸为准。偶尔有更长更大的,应当是典礼混乱,丧事奢靡时的产物。其他出土较多的爨灶、饮食器、人马等应当是汉代以来的常制,与前说吻合。
俑的釉色
《五杂俎》还记载:“大概到了宋朝,俑的制作工艺才变得精妙。”虽然彩施釉的俑,似乎宋以后才出现,但隋代已有何稠制造的绿瓷,唐代已出现黄绿彩釉的陶器。前述诸俑的黄绿釉色与日本正藏院所藏器皿一致,可知其为唐俑。
▲ “十二点了,我饿了”
▲ “于是我吃了,嘿嘿!”(取自 秦乐伎女俑三躯图,原图应指演奏乐器)
女俑的服饰及靥钿
前述无釉女俑中的立女俑的头发、妆容、服装与反应初盛唐风俗的正仓院鸟毛屏风中的立女一致,无疑为盛唐之物。此类女俑脸颊上有红点,鸟毛屏风上的美人脸颊上也有绿点,此即唐时盛行的靥钿。靥钿的名称源自吴孙和的邓夫人。孙和对邓夫人很是宠幸,曾经喝醉了舞动如意,误伤了她,脸颊流血,痛苦不已。孙和命太医制药,太医说:“如果能得到白獭的精髓,混合玉、琥珀屑磨成屑,应该可以去掉伤痕。”
孙和用百金购得白獭制成膏,由于琥珀太多,用药之后,伤痕没有消失,在左边脸颊留下了红点,但看起来更加美艳。其他妃妾想要得宠,也都用丹青点颊。此后,此风大行,唐朝妇人化妆推崇靥钿,有月点、钱点等,如射月的则叫作黄星靥。
下一篇:没有了